第69章

《咬定卿卿不放鬆》, 本章共3774字, 更新于: 2024-11-05 13:58:01

  不管真情假意,反正元賜嫻聽得挺舒服的,待被打斷的流觴宴得以繼續,便悄悄湊到陸時卿耳邊道:“陸時卿,我好像又多喜歡了你一點點。”


  陸時卿偏頭看她,眨了眨眼:“就一點點?”


  她揚揚下巴,示意他就嘚瑟吧,然後伸手指了下幾案上的幾盤吃食:“你給我剝個核桃,我就再多喜歡你一點點。”


  陸時卿嗤笑一聲,又恢復了往常一慣的態度:“不剝,愛喜歡不喜歡。”


  四面水聲潺潺,曲溪中,一隻銀角杯隨之悠悠蕩蕩而下,元賜嫻見酒盞離她和陸時卿尚遠,就撇撇嘴,伸手拿了顆核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去了,等剝出了核桃肉,剛想低頭吃,突然聽見一個聲音道:“小女子不擅對詩,便自飲三杯為代了。”


  這個聲音有點耳熟,但又不全然像她聽過的音色。


  她驀然抬頭,循聲望去,就見一名白色帷帽蔽身的少女因被這曲溪中的酒盞選中,正低頭斟酒。


  察覺到她的目光,陸時卿偏頭問:“怎麼?”


  她皺皺眉,暗暗回想了一番,搖頭道:“沒什麼,覺得有點像什麼人,可能是我聽岔了。”


  嘴上是說沒什麼,接下來的流觴宴,元賜嫻的目光卻時不時瞥一眼那名少女,直至見她起身離席才徹底收回。但巧的是,就在她走後不久,一名婢女俯首到鄭濯耳邊說了句什麼,然後鄭濯也離了席。


  元賜嫻心裡頭的疑慮便愈發濃重了,忍了片刻,跟著起了身。


  陸時卿瞥她一眼:“你幹什麼去。”


  她壓低了聲道:“我如廁,你也管啊?”


  陸時卿當然沒法管,哪怕猜到她是為何而去,也隻好暫且按捺不動。


  元賜嫻先前注意了那名少女和鄭濯離去的方向,以如廁為由一路摸索而去。幸虧倆人並未繞彎,就在前邊不遠廊下。


  她瞧見了人,一個急停,悄悄隱沒在拐角處,探出雙眼來觀望。

Advertisement


  少女跪在鄭濯腳邊,拉扯著他的衣角,仰著頭說話,看起來情緒略有幾分激動,瞧這姿態像是在求饒或者哭訴。


  但元賜嫻離得遠,著實不能聽清她說了什麼。


  鄭濯一直默立原地,不躲開卻也無動於衷,良久後才往後撤了一步,避開少女的手,看了一眼元賜嫻所在的方向。


  元賜嫻縮回了腦袋,心裡卻已曉得鄭濯必然發現了她。實則她並未希冀真能偷窺成功,畢竟這是人家的地盤。她隻是確信自己的理由足夠叫鄭濯不與她計較,因此才敢來這一趟。


  她在拐角處暗暗等了等,聽到倆人離去的腳步聲,再過一晌,果不其然瞧見一名婢女來了,到她跟前,交給她一張薄紙:“縣主,殿下請您先行回席,以免旁人生疑。他說,您想知道的事,就在這張字條裡。”


  元賜嫻朝她道了聲“謝”,轉身往後園走回,一邊捻開了手中紙條,看到上邊一行小字:“明日辰時,延興門。”


  第66章 066


  元賜嫻一瞧之下便明白了鄭濯的意思, 今日府上賓客眾多,且不說隔牆有耳, 倆人一道離席太久, 恐怕就將招人眼,自然不宜當下言事。


  鄭濯這個字條想來也是支開那名少女後匆匆寫下的, 因此並未來得及說太多, 隻與她約了明日詳談。


  由此,她心中也大致有了答案:那位小娘子一定與她或元家有什麼關系, 否則鄭濯不會這樣說。再聯想方才所聽,那個刻意壓低、偽粗了,卻仍有幾分熟悉的聲音,她估計八成就是姜家二房嫡女, 姜璧柔的從妹姜璧燦了。


  當初姜璧柔被趕出元家後, 元鈺仁至義盡地知會了姜家, 但姜家礙於聖命,根本不敢將她接回長安, 隻派了名嬤嬤去城外照顧她。


  後來很快,姜家沒落, 這名嬤嬤怕受牽連, 卷了細軟逃奔,城外便隻剩了姜璧柔孤零零的一個。姜家上下都是自顧不暇, 也就一時沒人記起她。反是元賜嫻差揀枝去瞧過一次。


  她倒不是後悔心軟,隻是見阿兄尚有些消沉,怕姜璧柔這時候死了, 反倒叫他難以釋懷,故而就給送了點吃食和湯藥。


  姜璧柔本就體弱,又因喝了徽寧帝賜下的酒,已然病得很厲害。元賜嫻估摸著她是撐不過這個冬天了,本想姜家無人,到時給她收個屍的,不料下次再派揀枝去,那裡已經空空蕩蕩。


  揀枝問了左鄰右舍才知,姜璧柔的確病死了,但當夜,有個年輕小娘子來給她收了屍。


  元賜嫻彼時就曾懷疑是姜璧燦,卻因姜家已然唱不出戲來,也就沒大在意。但眼下看來,這個小姑娘倒是蠻頑強的,也不知又要整什麼幺蛾子。


  她為此不免慨嘆一聲。她不怕姜璧燦使小手段,隻是這件事叫她略微有點沮喪——好像夢裡種種都是難以躲開的宿命,哪怕這一次,陸時卿千方百計幫她整垮了姜家,可姜璧燦和鄭濯的牽扯仍舊無法避免。


  她一時悲觀地想,元家的命運興許也是這樣。


  元賜嫻一路踢著顆小石子回後園,卻很快沒精力再頹喪,因遠遠就聽見了陸時卿的聲音。她不過走了一陣,這流觴宴似乎就變了風向,由對詩改為論典了。


  她望見陸時卿負手站在長條案邊,朝曲溪對岸一名少年笑道:“竇兄此言差矣。”


  這是在論什麼典籍?她盡可能不惹人注目地回座,卻是一坐下就見隔壁一名小娘子湊過來跟她咬耳朵:“縣主可錯過好戲了。”


  元賜嫻瞅瞅站在一旁與人論典,看也沒看她一眼的陸時卿,小聲問道:“什麼好戲?”


  這名小娘子悄悄道:“您瞅見對頭那些面紅耳赤的郎君沒?籠統八個,都是被陸侍郎氣下去的。您走後,場上開始論典,陸侍郎也不知怎麼,似乎很不高興,一口氣對八個,噼裡啪啦說得他們啞口無言。真是可憐了這些年輕的郎君……”無端承受了那無名的怒火。


  元賜嫻不由一愣,抬頭仰望了一下看起來仿佛十分偉岸的陸時卿,見他臉色的確很不好看,冷笑了一聲道:“竇兄這話更是錯得離譜。誠然先賢有言:賢賢易色。但竇兄卻犯了學者望文生義的大忌。”


  對面竇姓少年似不服氣,認真辯解:“所謂賢賢易色,一則指見賢思齊,摒棄女色;二則指對待妻子,看中其內在品德而非外在容貌姿色。自古如此解讀,何來望文生義一說?陸侍郎恐怕是強詞奪理。”他說完,忍不住看了元賜嫻一眼。


  元賜嫻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哦,她的確是有點姿色,陸時卿也好她這一口,但她沒教他這樣強詞奪理啊。


  陸時卿笑笑,也看了眼元賜嫻,然後反問:“竇兄以為,‘賢賢易色’中的‘色’是指什麼?女子,女色,男女之色?如此恐怕就太狹隘了。身為後人,讀習經典當回歸歷史,成全聖意,竇兄以今世眼光曲解先聖之意,說隻是望文生義都是陸某客氣。”


  “於古,夫妻關系便是人倫之始與王化之基,作為先聖的孔夫子又怎會違反人之常情?人有五感,眼耳口鼻身,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色’,甚至諸如態度、舉止等一切形色之物也是‘色’。竇兄以女色論之,不單片面,且亦有鄙薄在場諸位小娘子的意思。”


  竇姓郎君被說得一愣一愣的,四面青年才俊也是一懵,似乎從未聽過這種解讀,一時又覺新奇,又覺懷疑。


  元賜嫻看了陸時卿一眼。


  這張嘴真是挺能講的。可說好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先輩當給後生讓路呢?


  陸時卿繼續道:“再說女色。貌之於德自然是外物,但若不切實體會,隻聽旁人講說,又如何真知孰輕孰重?照竇兄這般一味貶低外物,與盲者不問貌何異,與滿口仁義道德,卻實則欺名盜世的偽君子又有何異?古來不曾拿起,便無資格談放下。”他笑笑,“當然,竇兄年紀小,也無怪涉世尚淺。隻是你若非要和陸某談德與女色孰輕孰重,還請懂之而後論之。”


  四面霎時一片哗然。


  哇,這個陸時卿真是好不要臉,仗著未婚妻在旁便如此嘚瑟。敢情在場就他一個拿起過,有資格談放下咯?


  但偏偏他的話又叫人無法反駁。畢竟翻遍長安,也找不到誰蓋得過瀾滄縣主的容貌,若陸時卿說他沒體會過真正的女色,恐怕在座還真不敢有第二人說懂。


  對頭竇姓少年滿臉通紅,隻覺胸口仿佛被利刃穿透,險些沒忍住拿手去捂。


  他想,大概這就是……聖賢的力量吧。


  他不禁深深嘆服,拱手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竇某謹記陸侍郎教誨,改日學有所成,必將登門與您再論!”


  陸時卿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客氣,然後瀟灑回座。


  元賜嫻嘴角微抽,拉拉他的衣袖,壓低了聲問道:“你是認真的嗎?我怎麼聽著這麼……”這麼誤人子弟呢?


  陸時卿當然不是認真的。誰叫元賜嫻自顧自離席去追鄭濯,將他拋棄在此。他心有不平,當然要找人出出氣。


  不是他說,這才掰倒了九個,她再晚回來一點,在場所有人都要遭殃。


  但陸時卿畢竟不願承認自己在胡說八道,一本正經道:“是認真的。”


  元賜嫻被他剛才那番貌似厲害的話唬得摸不著頭腦,將信將疑“哦”了一聲,然後問:“看樣子,今天流觴宴的頭彩非你莫屬了。這樣我會很忙的。”


  他原本還在氣頭上,聞言怪道:“你忙什麼?”


  她託著腮苦惱道:“明年就該輪到你主持流觴宴了,咱們府上來這麼多客人,我可不是要忙壞了?”


  陸時卿先是一愣,然後反應過來她這句“咱們府上”,便是什麼醋意惱意一剎煙消雲散,嘴角禁不住一點點慢慢揚起,偏頭悄悄遮掩這難以抑制的激動之色。


  元賜嫻偷偷斜眼瞅了瞅他。


  嗤,真是好哄。


  當日流觴宴,陸時卿當之無愧拔得頭籌,而後先送了元賜嫻回勝業坊,再默默回府。


  翌日二月十五花朝節,正是人們一年一度結伴郊遊,踏青賞紅的好日子,卻也恰逢望朝,朝廷不給假,陸時卿便沒得出門,剛好省去了元賜嫻跟他解釋已有他約的事。


  元賜嫻坐了馬車出城,於辰時準時到了延興門,恰和鄭濯的車駕並肩齊過。四面人多眼雜,倆人心照不宣,都未喊停馬車,繼續直直往東行去,仿佛當真隻是碰巧路過。


  一直等行過了漉橋,踏春的行人逐漸變得分散,鄭濯才先喊停了馬車,繼而上了附近一座不起眼的山。


  元賜嫻則叫馬車再駛遠了一些,再作賞景之態,踱步繞回山中。


  春山看景是花朝常事,倆人如此作為,倒不似刻意相約,哪怕給人瞧見也不會起疑。如此折騰了一番,元賜嫻終於在山頂一座石亭跟鄭濯接了頭。


  這座石亭建得偏僻,似已有些年頭,看上去相當破舊,且背靠山石,雙面臨崖,若有人靠近,必然第一時間被亭中人發現,故而算得上十分安全。


  如此一番判斷後,元賜嫻放心在亭欄邊坐了下來。


  鄭濯倒是君子,因眼下是孤男寡女,便特意將靠山石的一面留給了她,自己則坐在危險的臨崖處,以示絕無冒犯之意。

潛力新作

  • 被攻略七次後,我反殺穿越男

    被攻略七次後,我反殺穿越男

    "我死了七次。 每次,都是在成婚的前一天出意外而死。"

    我和死對頭的愛情故事

    我和死對頭的愛情故事

    死對頭最近十分不對勁,他不再找我麻煩,而是拿著一張照片發呆。 我還無意間發現他拿著照片做奇怪的事。 實在好奇,於是我偷偷看了一眼照片。 臥槽!這不是我嗎? 可我是個男人啊!

    我奶是個攪事精

    我奶是個攪事精

    "我奶是個攪事精。 生病住院,公司打電話到家裡,她跟人說:「不在家,相親去了。」 領導認為我撒謊騙假,以曠工為由將我開除。"

    高危妊娠的嫂子

    高危妊娠的嫂子

    "嫂子懷孕 10 周檢查出胎停,非說感受到了胎動。 家人紛紛表示醫生誤診,有胎動不可能胎停,罵醫生是庸醫。 隻有我說真話,10 周不可能有胎動,可能隻是腸蠕動。不做流產會宮腔內感染,嚴重的話會死人。 嫂子害怕,最終聽了我的勸說去流產。 後來,她聽說鄰居姐姐 6 周檢查沒有胎心,8 周後才出現,足月生下健康的孩子,就對我充滿恨意,怪我讓她去流產。 「當年醫生肯定是誤診了,都怪你非讓我去流產,當年我若生下孩子,現在他都能打醬油了!」 我被她發瘋連捅十幾刀。 再一睜眼,我重生回嫂子產檢那天。"

  • 消息誤發給前男友

    消息誤發給前男友

    消息誤發給前男友。 【寶寶,買到小雨傘了嗎?】 他秒回: 【?】 我撤回,說發錯人了。 他破防,狂發消息。 【發錯了?你還想發給誰?】 【假裝?我假裝不了嗚嗚,才分手多久你就有新歡了。】 【他有我對你好嗎?】 【不理我?你是不是在欲擒故縱?想求復合我也不是不能考慮的。】 【嗚嗚我錯了,理理我寶貝,不許和他用,你隻能和我用。】 【寶寶給我次機會,和他分手,和我復合好不好?】 【等我,我現在就回國。】 【……】 一會兒沒看,手機消息已經99+。 我:「6。」

    既得利益者

    既得利益者

    "男友的老同學是個扶弟魔。 在她的建議下,男友給我準備的生日驚喜,竟然是把我那重男輕女斷絕關系的父母和不務正業的哥哥接來,美其名曰一家團聚。 他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大義凜然地勸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叔叔阿姨上了年紀身體不好,現在正是需要你盡孝的時候。」 他要我把父母接回家赡養,我卻把他們通通掃地出門。 分手後,他和那挑撥離間的老同學趙亞楠結了婚。 再次相遇時,他激動地衝上來拉著我:「萱萱,我後悔了。」"

    不見白晝

    不見白晝

    確診肺癌晚期這天,我把池晝和他前女 友養的貓弄丟了。他說:「夏稚,如果 貓找不回來,你也別回來了!」後來

    跟閨蜜穿越後嫁父子

    跟閨蜜穿越後嫁父子

    "我和小媽一起穿越了。 我是靖王府新娶的填房王妃,她是靖王府世子妃。 我們表面上婆慈媳孝,背地裡互相拆臺。 世子白月光和離了,小媽收拾好細軟,悄悄向我辭行。 我氣急,「我好不容易翻身成了你小媽,你竟然要跑!」 趕緊收拾好細軟,跟著她準備浪跡天涯。 直到,我們中途走散了。"

×
字號
A+A-
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