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褚時明月》, 本章共3753字, 更新于: 2025-05-12 13:57:43

 


就這樣硬生生拖了五個日夜。


營帳內歌舞升平、醉生夢S。


 


直到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傳來,嚴啟勝才慌了,趕緊收拾東西,連夜逃離遼東。


 


我怎麼都沒有想到,陳家十萬大軍,竟是活生生被拖S的!


 


這下一切都說得通了。


 


為何朝上沒有人提出公公曾經派人求過援兵的事情?


 


為何嚴家一定要將陳家置於S地,連剩下的老弱婦孺都不放過?


 


因為真相早被封了口。


 

Advertisement


而嚴啟勝所犯的是誅滅九族之罪。


 


所以,他們將這個罪名偷梁換柱到已S的陳家三父子頭上。


 


反正S人不會說話嘛。


 


可他們沒有料到,公道自在人心。


 


嚴啟勝的漏洞,亦由他自己種下。


 


芸娘垂淚道:「我本想跟隨貞郎一起去了,可我不甘心,憑什麼那畜生能活下來安享富貴,而我的貞郎卻屍骨無存?」


 


當夜我包下芸娘,暗中帶她回了總督府。


 


又讓人去找褚時,請他即刻回來。


 


報信的兵丁卻說:「曲總兵中計被圍,總督大人親自帶人去救了。」


 


曲總兵是魁龍峽大敗之後朝廷派來的新總兵,全名叫曲詔汝,與褚時之間的合作尚算默契。


 


如此一來,便隻能等著了。


 


可這一等,就等了一天一夜。


 


褚時回來時,我正趴在桌子上打瞌睡。


 


一睜眼,就聞到一股清新的茶香。


 


「醒了?」暗裡傳來一道聲音。


 


我噌地一下坐起來。


 


褚時站在窗邊,窗牖開了一條小縫,他手上端著一碗茶。


 


月光透了進來,籠罩在他身上,顯得有些朦朧。


 


他怎麼會在我屋裡?


 


正疑惑間,他回身道:「事情我已經聽芸娘說過了,為了不引人注意,我已派人將她送回了遠香樓。」


 


什麼,送回去了?


 


好像看出了我的擔憂,他放下茶碗道:「安心,派了人在遠香樓周圍守著,保她安全。」


 


如此我才安了心,這才有心思細細打量他。


 


他換了一身松青色儒袍,添了幾分書生的儒雅之氣,鬢發微湿,像是剛沐浴不久的模樣。


 


我微覺別扭,問道:「聽說你們中了埋伏,都沒事吧?」


 


他道:「入陣不深,阻攔及時,人員損失不大。」


 


又安靜了下來。


 


我總覺得氣氛有些怪異,一時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便沒話找話道:「如今芸娘算是一個突破口,可若要嚴家認罪,憑芸娘一人之辭,尚且艱難。」


 


他走近拎起茶壺,添了一碗冒煙的熱茶,遞到我面前。


 


我這才發現屋內不知何時多了一套紅爐小灶,灶內的炭火正冒著紅光。


 


「多謝。」我接過茶碗,便擱在了桌上。


 


總覺得,今日這碗熱茶,燙手得緊。


 


他瞅了一眼,道:「將茶趁熱飲下,免得一會兒受涼。」


 


我不明所以地朝他望去。


 


11


 


才開春不久,夜裡的北風依舊刺骨。


 


我跟在褚時身後,慶幸之前聽他的話將那杯熱茶飲了。


 


褚時帶我去了地牢,見了一個人。


 


正是那日回去報信求援的士兵,他叫許大柱。


 


至於為何將他安置在地牢?


 


因為這裡是目前整個總督府把守最為嚴密、最安全的地方。


 


徐大柱說,當時他在兵備使營帳外跪等了五天五夜,也沒等到援兵的調令。


 


後來噩耗傳來時,他為了保命,趁亂跑了。


 


這些日子一直寄居在破廟,偽裝成乞丐,低調度日。


 


「將士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這些京官兒卻在裡面玩兒女人。延誤軍情的是他嚴啟勝,丟命的卻是我們,憑什麼?我不服氣!這些日子我一直藏著躲著,就是盼著朝廷能派人來查清楚事情真相。如今好不容易把大人盼來了,大人一定要為那冤S的十萬弟兄主持公道啊!」


 


徐大柱說得義憤填膺,我卻不由得心裡一灰。


 


朝廷派褚時來遼東,是為了驅除韃靼,與調查魁龍峽之戰無關。


 


這便足以說明朝廷的態度。


 


但回來後,褚時卻說:「你以為我這次能順利拿到遼東兵權,除了我苦心孤詣、造局營勢以外,還有什麼?」


 


我心裡一跳。


 


他驀然望著京都的方向,道:「嚴家之所以對陳家出手,不僅是為了保住兒子,還因為他們想吞下遼東這塊肥肉,歷來軍需這一塊,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我順著他的話,緩緩道:「可惜有魁龍峽之戰在前,朝中得力的武將幾乎都在這場戰事中歿了。他們手下沒有可以把控遼東的人才,對這塊肥肉又舍不得放手。所以那半個月,你是為了將他們弱點放大,讓宮裡那位看清楚。」


 


他點頭道:「嚴黨把持朝政已久,萬歲固然念及舊情,倘若他們當真為了一己之私,枉顧萬歲的江山國土,那便是踩了萬歲的底線。」


 


話說到這裡,已經很清楚了。


 


褚時之所以能順利接管遼東兵權,除了他謀定而後動,還因為他抓準了宮裡那位的心思。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褚時。


 


大魏朝第一個如此年輕的邊疆大吏,除了懂得兵法謀略,更擅長的是揣摩人心。


 


可他這番話我琢磨了一夜,總覺得有地方不大對勁。


 


直到褚時重傷的消息傳來。


 


12


 


褚時被抬回來時渾身是血,奄奄一息。


 


隨軍的方太醫說他受傷太重,恐怕要躺臥數月。


 


周圍一片罵娘聲起。


 


而這一切,其實都是褚時將計就計。


 


從表面上看,他是運氣不好,在巡邊時遇到了韃靼最厲害的部隊偷襲。


 


實則,向韃靼通風報信的,是曲詔汝曲總兵。


 


他私底下原來是嚴駐國派來的人。


 


而褚時之前之所以表現得萬分信任他,都是為了讓他放松警惕。


 


他以為自己嚴黨的身份被瞞得嚴實。


 


實際上,褚時在得知他即將接任蓟州總兵時,便查清了他的身份。


 


我為褚時捻了捻被角,道:「何必呢,險些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


 


他臉色蒼白,卻笑道:「置之S地而後生,想要成事,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我不由沉默。


 


當他重傷的消息傳來時,我已明白了他的用意。


 


也不禁為此倒吸一口涼氣。


 


他此舉用意有二。


 


一是可以借此機會,將曲詔汝連帶其他嚴黨安插在遼東軍中的毒瘤,徹底鏟除。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想跟遠在京都的萬歲傳遞一個信息——嚴黨已然容不下他褚時。


 


嚴黨眼下瞧著褚時已將遼東混亂的局面控制住,便想著竊取別人的勞動果實,取而代之。


 


然而他們已經被偌大的利益蒙蔽了雙眼。


 


他們看不到萬歲不隻是想借褚時穩定遼東局勢,更是想讓他一舉將韃靼趕出邊境。


 


更看不到韃靼部隊實力的強悍。


 


這些日子以來,若不是靠褚時在這裡坐鎮,遼東哪會有今日的穩定局面?


 


可以說,如今的遼東,離不開褚時的鎮守。


 


褚時一倒,遼東必亂。


 


遼東一亂,京都危矣。


 


所以現在,褚時就是萬歲的底線。


 


嚴黨此舉已經不是貪墨腐政的問題,而是藐視皇權,從根本上威脅到了萬歲的皇位。


 


所以,消息傳回京都時,聖上大怒。


 


而嚴黨卻急功近利,在此時以盡快緩解邊遼危局為由,提出調任福建巡撫魏朝據接手遼東軍務。


 


而褚時等的,就是他們邁出的這一步。


 


據聞,當日聖上未發一言,沉默良久才宣布散朝。


 


消息傳回後,褚時道:「萬歲心中已有謀定。」


 


這日,方太醫來為褚時換藥。


 


他又被包裹得像粽子一樣,已疼出了冷汗,卻一聲不吭。


 


他雖然是將計就計,這傷卻是實打實的。


 


因為周圍眼線無數。


 


比如說方太醫,乃當初聖上親自指派隨軍。


 


外面還有個監察太監呂為。


 


他不僅是宮裡出來的,更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公公的幹兒子。


 


隻這兩個耳目神,便是要命。


 


更別提軍中嚴黨安插的奸細。


 


褚時這傷若是敢作假一分,那便是實打實的欺君之罪。


 


婆母之前說:「苦了他了。」


 


我如今才真正理解這句話。


 


13


 


此計雖是為了刺激萬歲做出決定,卻並不能讓遼東真的亂套。


 


因此半月後,當韃靼大軍壓境之際,卻傳出褚時的已無大礙的消息。


 


自然,這隻是他為了穩定軍心、迷惑敵人故意散出去的消息。


 


而真相如何,隻有少數的人知道。


 


在這少數的人中,就包括皇座上那一位。


 


褚時拖著傷體,坐在床上指揮若定。


 


見我擔憂,他道:「我本是文官,不用披甲上陣,在後方控制大局,謀定而後動才是我該做的事,如今不過傷了身體,腦子卻還清醒。」


 


他說這話時,臉色蒼白如紙,嘴角卻帶著一絲了然一切的笑意。


 


三個月後,韃靼宣布全線退軍。


 


褚時的辦公地也從臥室搬到了書房。


 


底下坐著兩排漢子,都是他從東南帶來的心腹。


 


我為他送了藥出來,盯著他喝下去,便默默地離開了書房。


 


才剛踏出房門,就聽身後有人道:「嫂子真是賢惠,這段日子多虧了有嫂子照料,不然總督大人好得也沒這麼快,我等真該好好感謝感謝她。」


 


「什麼感謝不感謝的,人家兩口子,哪需要我等去言謝?」


 


聽到上一句時,我尚且以為他們知道我是陳家的媳婦。


 


待聽到下一句時,卻不由得打了個趔趄。


 


險險扶著門框站穩後,我等著褚時開口解釋。


 


卻沒聽見他說一個字。


 


卻聽有人疑惑道:「咦?大人成親了,我怎麼一口喜酒都沒喝到?」


 


我這才意識到疏漏之處。


 


當初來得急。


 


為了隱秘起見,褚時又派人發放了府中的舊僕役,導致這偌大的總督府裡,竟沒有一兩個可用的丫頭婆子。


 


翌日,我便去找褚時,建議買兩個丫頭婆子回來伺候。


 


他抬眸問:「伺候誰?」


 


我道:「自然是伺候你。」


 


他復又埋首看書:「不必了,我不必伺候。」


 


我猶豫道:「那伺候我。」


 


他復抬首看來,道:「是我倏忽了,你好歹也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千金,身邊是需要一些人幫著料理瑣事的。」


 


我點點頭,想著先把人買回來再說,到時候到底伺候誰,也不是個定數。


 


卻又聽他道:「隻是我治軍有一條規矩,戰時不可沾染女色,這規矩既是我定的,我便要以身作則,你將人買回來了,讓她們不要靠近我的院子即可。」


 


我噎了半晌,道:「什麼女色,隻是丫頭婆子而已。」


 


他卻道:「既要杜絕女色,就要杜絕一切可能,防患於未然。」


 


我無話可說。


 


心想你怎麼不把母蚊子一起杜絕了去。


 


落下一句「算了,不買了」便離開了書房。


 


遼東局勢已定,接下來便是準備回京事宜。


 


我已暗中為芸娘贖身,準備帶著她和許大柱回京作證。


 


還與她商量,等此間事了,就將她安置京城,以便有個照應。


 


可眼看大軍就要出發,卻傳來芸娘的S訊。


 


14


 


報信的人說:「芸娘說,明日大軍便要出發,她有一個地方不得不去,這才露了痕跡。」


 


我恍然片刻。


 


芸娘去的地方是貞副將S前的住所。


 


二人在那裡,想必是有一些回憶的。


 


卻沒想到,最終成為她的折損之地。


 


芸娘被人當胸劃了一刀,躺在青石板上,眼睛睜著,卻了無生息。


 


我跪坐在她身邊,哭得渾身顫抖。


 


該S的不是芸娘。


 


可S的卻是芸娘。


 

潛力新作

  • 女配隻想回家

    女配隻想回家

    "穿成 Po 文男二的第一任妻子,我現在有點慌。 新婚夜,男二正摟著女主在榻上翻雲覆雨不知天地為何物。 而我這個新娘,藏在床下,努力縮小存在感。 直到我碰到了床下的另一個人。 我和男主對視一眼。 我,沉默了。 他,也沉默了。 Po 文常規操作,堅持不了一晚上的男人都是陽痿,於是乎我和男主聽活春宮聽了一整晚。 第二天,男二下床,撿個東西的時候就看到我和男主一整個男默女淚的狀態。 三個人的沉默。 震耳欲聾。 我和男主自覺地爬出來,逃了出去。"

    仙不留行

    仙不留行

    "焰姝仙子將三萬鈞沸騰金水倒下永州城,隻為凝固座城池送給神尊做禮物。 我是從永州飛升的仙,不顧阻攔,強闖九重天金殿求救。 卻看見仙子在神尊懷中嚶嚶哭泣。 「難道愛你,也是錯嗎?」 神尊沉默許久,斂了怒氣,終究隻是說。 「下回,不許這樣了。」"

    我把老公還給白月光

    我把老公還給白月光

    "我的丈夫傅唯八十歲時與世長辭,壽終正寢。 整理遺物時,我發現他珍藏了一輩子的秘密。"

    阿槿姑娘

    阿槿姑娘

    過年時,我與母親千裡迢迢自揚州去了謝家。 京都人人笑言,我商賈出身,粗鄙無禮,配他謝家郎君實在高攀。 我沒有反駁。 直到宴席上,母親婉言提起我們的婚事,謝南序神情淡漠,嘲弄道:「聽聞商人重利,一萬兩還是入我謝家門,你選。」 所有人都篤定我會選後者。 卻不想,我緩緩開口:「一萬兩。」 一萬兩,都夠我回揚州招贅婿啦。

  • 哪來那麼多巧合

    哪來那麼多巧合

    被校霸逼到牆角,我給網戀對象發了條消息,結果校霸的手 機響了。我當時就想逃。可校霸拎小雞似的把我攔住了。他 笑著湊近我耳邊: 「剛剛是誰發消息說老公親親的?」

    擁抱分你一半

    擁抱分你一半

    "時隔多年再遇康沉,許幸拔腿就想跑。 當年她對康沉愛答不理,如今的康沉她高攀不起。 康沉不動聲色地彎腰:來,給你攀一下。"

    掙了村民一塊錢

    掙了村民一塊錢

    一大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就聽見我爸喊我:「還睡呢,祖墳都快

    真香太子又為愛發瘋了

    真香太子又為愛發瘋了

    我顛沛流離三年,幸而被皇後撿了回去,做了替嫁公主。我 嫁過去,是做太子妃;我的使命,是維護兩國和平。

×
字號
A+A-
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