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初次見面,就這麼草草地落下了帷幕。
如意捧著發燙的臉頰回來,說她同意這門親事了。
我懶得理她,禁足的日期又給她增加了一個月。
自如意十五歲成親後,皇上的病就更加的嚴重了。
空闲時刻,他會把二皇子召來,父子兩個在御書房一待就是一整天,連飯菜都是德公公送進去的。
後宮的風向變了。
大皇子成了棄子,二皇子水漲船高,往永福宮送禮的人排起了長隊,鬧得我頭疼,索性關了宮門,以為皇上和太後祈福為由,把自己關進了佛堂裡。
冬去春來,因著皇上和太後兩人身子都病病歪歪的,後宮為了祛除病氣,到處都是張燈結彩。
二皇子已經成了小大人,身上隱隱有了上位者的氣勢,給皇後請安的時候龍行虎步,精氣神好極了。
Advertisement
我看著這個健康長大的孩子,不知道心裡是什麼滋味。
隻覺得世間萬物皆有它的緣法。
若他在我身邊,說不定不會有這麼好的機遇,皇後定會防著他。
他需要的,是一個堅實的後盾,這個後盾,絕非我這樣的人能做到。
給皇後請完安,他又一一給我們這個宮妃請安,在叫到「皇貴妃」這三個字的時候,二皇子的聲音明顯停頓了片刻。
這孩子,果然還是學不會隱藏情緒。
我隨聲應了一句,並沒有熱切地叮嚀囑託,好像一個陌生人一樣。
二皇子的眼神裡,有著濃濃的失望。
40
康盛十五歲的時候,皇上駕崩。
臨走的那段日子,皇上被體內的毒素折磨成了皮包骨。
原先精壯挺拔的男人,最終也沒逃得過那些年服下的各種藥物。
他把皇位傳給了二皇子,又封大皇子碩王,永居幽州,無召不得進京。
這是將前路所有的障礙都給二皇子掃平了。
多可笑,他快要S了,幫他把守宮內外的竟然是四王爺。
這個男人一輩子為了兄長和侄子鞠躬盡瘁,也算是世間難得的好男人了。
怪不得當年太後屬意於他。
皇上賓天,後宮哭成一片,二皇子換上了明黃色的龍袍,外頭罩著白色的喪服。
臨終前,皇上下旨,後宮分東、西二位太後,即由我和皇後兩個繼承。
臨了,他還是忌憚著皇後。
太後並沒有流淚,隻是強撐著數了一整天的佛珠,將所有近身伺候的人都給撵了出去。
第二天清晨,孫嬤嬤進去的時候,發現太後也薨逝了。
接二連三的噩耗,弄得人筋疲力盡,後宮沉浸在巨大的悲傷當中。
張皇後……現在是東宮太後了。
張太後沒作妖,她娘家開始鬧騰了。
先皇和太後的孝期剛過,張太後家就準備把族中閨秀送進宮來。
我心知他們沒安好心眼,卻始終無能為力。
太後臨終前,寫了一封信,由孫嬤嬤交給了我。
信中說明了她走之後,所有的勢力以及宮裡的老人全留給了我。
我本不打算接手,卻不想孫嬤嬤跪地痛哭,道是我不肯要,他們隻能去給太後做陪葬了。
罷了,這都是命,我隻怕此舉會惹來張太後的不滿。
畢竟她的母家可是安國公府。
好在康盛不似先皇那麼和軟,這是個極有主意的孩子,也不知道他跟張太後說了什麼,從那天起,安國公府再也沒了聲音。
一切就這麼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新官上任還有三把火,更別提這可是新的皇上。
康盛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禮遇四王爺,那是他四祖父,原本先皇在世時,對這位四大爺可是諸多猜忌,卻不想親兒子把他當祖宗一樣供著。
四王爺也不負眾望,在朝堂上各種幫扶著康盛。
張太後有心安插下來的人,要麼被他踢去了邊遠的地方,要麼放在不起眼的位置上領個闲差。
張太後提了意見,反被康盛堵了回去,「太後,您今後能倚仗的隻有朕,若是朕過不好了,您也別想有好日子!」
張太後像老了十歲似的,再也沒了折騰的心思。
我在後宮裡每日都靠著抄佛經度日。
好像曾經的那些歲月,早就已經離我而去了似的。
康盛後來娶了四王爺老師鄒太傅家的孫女做皇後。
那時候,老安國公已經去世,新的安國公被康盛架空,手裡連實權都沒有,何談送女兒進宮當皇後?
不過,為了給張太後面子,康盛娶了安國公府的女孩兒做妃子。
因著張太後實力不再,那女孩進宮後反而一直老老實實的,鮮少作妖。
有時候,孫嬤嬤也會感慨,道這後宮將女子們搓磨成了木偶。
沒了思想,沒了情感,隻剩下空虛。
我笑著搖了搖頭,孫嬤嬤已經很老了,她的頭發都花白一片了,我不肯讓她伺候,專門撥了兩個小宮女貼身照顧她。
「已經很少再看到太後這麼笑了。」孫嬤嬤嘆息道。
我們兩個一前一後,從御花園緩緩地走出,卻不想,半路摔出來一個胖丫頭。
小丫頭年齡不大,肉滾滾的小臉,一雙晶瑩剔透的大眼睛,因著摔了一跤,眼圈都紅了。
「見過太後。」
小丫頭強忍住淚,可憐巴巴地行禮道,嘴角還沾著糕屑。
不知道怎麼了,看著她這樣莽撞又可笑的樣子,竟讓我生出了些許熟悉的感覺。
孫嬤嬤心有靈犀,她看著那個丫頭,一雙老眼裡似乎有淚光浮現。
那個叫繁兒的宮女,就這麼進了我的永福宮。
原本繁兒家境貧寒,全家花了一大筆銀子才把她送進宮,本打算靠著閨女伺候主子能得賞錢,卻不想人人都嫌她能吃,隻讓她去打掃院子做苦力。
看著繁兒埋頭吃飯,我突然覺得心中有股子熟悉的感覺一湧而過。
當年太後看我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心情吧?
如意出嫁後,在宮外建了公主府,得了空才能進宮陪我,女子出嫁煩瑣事也多,雖是公主,卻也要面臨公婆以及一大家子的人情往來。
康盛對這個姐姐雖然並不怎麼親近,卻很舍得掏錢,蓋的府邸被大臣們上書彈劾勞民傷財,康盛卻一意孤行不理不睬。
如今有了繁兒日夜陪在身邊,日子也算有了點盼頭。
後來,孫嬤嬤也S了,她是在睡夢中安然離去的。
我沒有覺得難過,看著身邊的人在逐漸地離去,似乎自己也習慣了這樣的空虛。
對孫嬤嬤而言,能與太後在下面相見,應該是種幸事。
張太後也開始吃齋念佛,我從來不主動去她的宮中,她也不曾與我走動,我們兩個就這麼互不打擾地熬著日子。
康盛繼位三年後,他的小皇後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
小公主玉雪可愛,像從年畫上走下來似的。
康盛給她取名玉兒。
我遠遠地看著小公主歡快地撲騰著小胳膊,哭聲嘹亮,一顆心都被融化了。
張太後雖然高興,卻也遺憾這是個公主而非皇子。
「先開花後結果,姐姐還是莫要心急才是。」
這是這麼多年以來,我頭一次跟她頂嘴。
張太後張了張嘴,卻始終沒有再說什麼。
我見不得這樣的熱鬧,讓繁兒扶著我走出了大殿。
外頭有冷風吹過,不知不覺,我竟然走到了芙蓉樓附近。
秋天到了,芙蓉盛開了一大片,似乎一切都是曾經的模樣。
我摘了一朵芙蓉拈在手裡,轉身的時候,卻跟康盛四目相對。
我有些慌亂,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他。
「母妃可安好?」
這是這麼多年以來,他第一次稱我母妃。
我隻覺得眼眶發熱,面上卻有些不好意思。
「別這麼說,哀家一切都好。」
我話音剛落,康盛就跪了下來,嚇得周圍宮人也跟著跪倒了大片。
「皇上這是作何?」
我急了,連忙上前拉他,卻怎麼也拉不動。
他像座大山一樣矗立在那裡,小時候那麼脆弱的娃娃,竟然能成長為如今這般頂天立地的漢子。
「這麼多年,是兒子欠您的。」
康盛跪在地上,抱住了我的腰,我能感覺到那上頭有一片溫熱,似乎,是淚。
「兒子問過皇後,若生下孩子便抱走,此生不能相認,你會如何?
「皇後急了, 她抱著孩子哭道:『那不如讓我去S!』
「母妃, 兒子原先一直不理解, 您為何要這般狠心,從不與兒子相認,也不與兒子親近, 小時還有人告訴朕,是您用朕來換取的榮華富貴。
「可是朕不信!」
「朕苦心孤詣架空了安國公, 終於不用再像父皇在時那般縮手縮腳, 朕就是要堂而皇之地告訴他們, 這天下,是朕的,誰都別想染指!
「可是母妃,您怎麼還不來找兒子?
「朕有了公主,才知曉母妃那些年的煎熬,朕當上了皇上,才知曉這位置有多難坐。
也是闲得,誰沒事幹大半夜的看你睡覺撅不撅屁股啊?
「我他」話說到這裡, 我原本沉浸在回憶中的心酸難忍, 卻在聽到最後又將那些難以言說的難過咽了回去。
惡狠狠地給了這臭小子幾下, 康盛仰著臉,滿眼都是孺慕之情。
「沒出息的,我有什麼經驗?生下你後就再沒帶過孩子……」
擦了擦眼角的淚花,我恍惚看到了當年那個躲在柱子後面偷偷看我的小男孩。
如今卻已經成了這天下的主人。
康盛從地上站了起來, 像是卸掉了千斤重擔似的。
「母妃,您放心,從前您失去的,兒子定要給您補回來!從今往後, 兒子努力生孩子,讓您時時刻刻都陪在孩子們的身邊,再也不與他們分開!」
康盛小心翼翼地扶著我,生怕我摔倒似的。
我板著臉,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 「我看你是想累S我這個老人家!」
康盛一掃方才的陰霾, 屁顛屁顛地拍著馬屁,「母妃如花似玉,怎麼會老?」
他這副狗腿的模樣, 越看越覺得熟悉。
或許, 當年太後見到我這幅蠢樣子, 也是如我此刻一般同樣的心情吧!
「母妃答應兒子了嗎?」
康盛滿臉期待地看向我,面對著這樣灼灼的眼神,那句拒絕的話我始終說不出口。
末了, 在康盛不要臉皮地纏磨下,我終於點點頭道了一句「好。」
他笑了,如同得逞的熊孩子一樣。
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一同笑了起來。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