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錦鯉小皇後》, 本章共3813字, 更新于: 2024-11-20 17:14:29

  一邊畫,她一邊忍不住想,她叫“幺兒”。“幺兒”兩個字是這樣寫的。那他叫“皇上”,“皇上”兩個字是怎麼寫的?


  楊幺兒將疑問攢在了心底。


  下次一定要記得問的,不能忘的……她在心頭如此念叨了好幾遍。


  ……


  蕊兒搬進燕喜堂,不止宮人們緊張,永安宮裡頭那位,氣得更狠。


  “派人去問了,如何說?”太後冷著臉道。


  跟前的人答道:“說是病了,真的病了,怕將病氣傳給皇上,便趕緊收拾東西去了燕喜堂。”


  “沒本事的東西。”太後咬牙罵,“她倒是縮得快!若她真有那個本事,敢叫皇上過了病氣,哀家還要賞她呢!”


  徐嬤嬤在下首不疾不徐地道了聲:“太後。”


  太後這才換了句話說:“先前倒是會說話,滿口答應。如今見芳草挨了處置,倒是跑得比誰都快……”


  這時候,身邊的大宮女才遲疑著出聲,道:“其實這個蕊兒姑娘,這樣做倒也是樁好事。”


  “哪裡好了?”太後皺眉。


  “正當風口浪尖,她知難而退,也是一出以退為進的棋啊!左右燕喜堂也是在養心殿,還愁沒有見著皇上的機會?反倒是就那麼杵在皇上的跟前,反而容易招來皇上的不喜。”


  太後倒也明白了過來。連她都不得不將芳草處置了,這時候與皇上硬來,顯然不是什麼好事。蕊兒聰明,知道退遠些,倒也利於她永安宮的名聲。日後總歸沒人敢說,她送人去挾弄新帝了。


  “那哀家還得賞她了?”太後嗤笑。


  大宮女笑著給太後捶了捶肩:“為太後娘娘做事,這就是她的本分,何談賞賜呢?”

Advertisement


  太後心胸狹隘,不過在賞賜上倒是大方得很。她冷哼一聲,道:“過兩日,給她送些首飾衣裳,別叫她整日頭上光禿禿的,還親近皇上呢,恐怕誰瞧了都不喜歡!”


  大宮女笑道:“太後娘娘仁慈寬和!”


  過了會兒,越王照舊進宮請安,陪著太後玩了會兒紙牌,而後同她說起了另一件事:“內閣大臣近來常出入養心殿……”


  太後拈著紙牌,漫不經心地道:“這些個老東西,一準兒沒安好心。就算去見皇帝,也未必是為了他好。他們把持著朝政,哪裡肯交權?”


  說罷,太後怨念起來:“可恨哀家沒有兒子,不然哪裡輪得他們和小皇帝來作祟?”


  蕭正廷笑了笑,道:“兒臣不就是您的兒子嗎?”


  太後看著紙牌,淡淡道:“到底是不同的。”


  蕭正廷聞言,依舊隻是笑了笑。


  等時辰晚些,蕭正廷便告退了。


  他不知不覺又走到了養心殿外,隻是這回他沒有去拜見皇上。他隻是多走了幾步路,繞到了上回那條巷道。


  人的記憶是分外奇妙的玩意,越是隻見過一面的,便越容易念念不忘。好似所有的記憶裡頭,就隻有那驚鴻一面才是鮮亮的。


  他就站在巷道口,往著那個方向瞧了瞧,都莫名覺得心情好了不少。


  小廝一臉摸不著頭腦,剛出聲喚了句:“王爺……”


  卻聽得一陣腳步聲,夾雜著些許女子笑聲近了,正是從那條道過來的……蕭正廷想也不想便返身走了兩步,隱在了拐角處。


  從此地看過去,他能望見那頭走來的人。


  但那頭的人卻是瞧不見他的。


  宮女太監們擁著極為年輕的姑娘,款款朝這邊行來。


  她穿著杏紅的短衫,淺色月華裙,行動間如月華籠身。她梳著單髻,眉間綴著一抹花勝,色彩明亮,如她熠熠生輝的眉眼一般,令人見之不忘。


  比較起那日,她今日的打扮更有人氣兒了。


  但也還是像那月宮下來的仙女。


  蕭正廷抿了下唇。


  腦中那驚鴻一面的記憶,又陡然被添了一抹光華,在腦子裡打了個轉兒,然後往更深的地方鑽去了。


第22章 一樁小事


  楊幺兒有幾日沒到涵春室去了,燕喜堂的宮人便陪著她四下走走,今個兒往東邊走,明個兒往西邊走。每日有御膳房精心烹制的食物作調養,又有宮人陪著走動,幾日的功夫,楊幺兒面上的氣色都好了許多。


  如含了桃花在面上一般。


  待走到一條巷道中,春紗突地想起那日撞見外臣的事。


  她與楊幺兒低聲道:“姑娘還記得那日見著的男子嗎?那是越王殿下。”


  楊幺兒自是一派茫然。


  春紗笑道:“幸而今日沒再撞上了,不然倒是麻煩。”


  越王與永安宮親近,永安宮待養心殿這邊又冷漠得很,宮人們也都是長了眼的,嘴上不說,但心頭卻明白得很。


  春紗想了想,還道:“若是哪日奴婢沒陪在姑娘的身邊,姑娘見了他,也要掉頭走才好,撞上就不美了。”


  楊幺兒卻是慢吞吞地打了個呵欠。


  春紗見狀,忙扶住了她:“姑娘累了?那我們回去歇著罷。”


  楊幺兒卻瞥了眼前方拐角的地方。


  那兒有道影子,露了一點點出來,但是其他人好像都看不見……楊幺兒困惑地收起目光,轉身慢慢走遠了。


  蕭正廷還立在那裡。


  其實隻要他們稍往前再行上幾步,就能撞上了。但他們沒有再往前走了,就像是上回一樣,他們又轉身打道回去了。


  蕭正廷一時倒也說不清心下是失望,還是好笑。


  那宮女說的話,叫他聽了個分明。蕭正廷不由轉頭問貼身小廝:“本王看起來,十分嚇人?”


  小廝搖頭如撥浪鼓:“自然英俊非常!英武過人!風度翩翩!”


  蕭正廷輕笑一聲,突然道:“封後大典該要近了吧?”


  小廝哪裡懂得這些事,便閉嘴不出聲了。而事實上,蕭正廷也並不是在詢問他,隻是感慨一句,像是在說給自己聽。


  “得仔細挑選大禮才是,皇上大婚、封後、束冠親政……都是大事。總該獻上拿得出手的大禮。”蕭正廷一邊說著,一邊往外走,他道:“去捉幾個句麗國人來問問,有什麼寶物……”


  小廝挽起袖子:“哎!”


  楊幺兒回去的路上,春紗還在嘀嘀咕咕地同她說話。


  春紗道:“姑娘怎麼近日都不去涵春室了?可是皇上特地吩咐了,讓姑娘不用去了?”


  楊幺兒點了下頭。


  春紗心一沉,道:“這可怎生是好?”


  楊幺兒就聽見個“好”字,她便接著點頭,說:“好的。”


  春紗哭笑不得:“哪兒好了?如今皇上都冷落姑娘了,這樣還叫好嗎?”


  這會兒楊幺兒又敏銳地捕捉到了“皇上”兩個字,她便再度點頭:“好的。”


  皇上是好的。


  教她寫字呢。


  想到這裡,楊幺兒還有些怕怕。她不記得那兩個字是怎麼寫的了,皇上好像念那兩個字念作“月窈”。這字長得太彎彎繞繞了,畫都畫不好,記也記不住。可怎麼辦呀?


  楊幺兒聽慣了旁人說她笨的話。


  他大抵也會覺得她笨的。


  楊幺兒想著想著,便垂下了頭。


  春紗見她這副模樣,以為她是被嚇住了,便又隻好改口撫慰道:“姑娘也不必擔憂,左右如今宮中的人不多……”


  楊幺兒抬手捂著嘴,打了個小小的呵欠。


  春紗見狀,更有些慌亂了,忙道:“姑娘別怕,別哭。興許待會兒劉嬤嬤就來請姑娘了……”


  話說完,他們已經回到了燕喜堂中。


  燕喜堂中不見劉嬤嬤的身影,倒是見著了蕊兒。她由一個小宮女陪著,站在院子裡曬著太陽,見楊幺兒回來,便連忙露出討好的笑,還主動朝楊幺兒走來,嘴上道:“我病已痊愈,便想著今日來和楊姑娘見個禮,說會兒話,誰曉得楊姑娘出門去了……”


  她說了一長串的話,然後靜靜等著楊幺兒理她。


  楊幺兒盯著她瞧了瞧:“哦。”


  其實換做往常,楊幺兒連聲都不會出的。隻是這個人好像總在院子裡頭晃蕩,可能得和她說話,她才會停下來。


  蕊兒等了會兒,卻沒等到下文。


  她隻好又張嘴道:“我和楊姑娘從一個地方出來的,日後若是想念家鄉的時候,湊在一起說說話,也不覺得孤單。”


  春紗聞言,暗暗點頭。


  這蕊兒姑娘這句話說得倒是不錯,楊姑娘從千裡外來到皇宮,若真有想家的時候,能有個人在旁邊陪著解解鄉愁倒也是好事。


  但楊幺兒卻如木頭人一般站在那裡,沒有半點表示。


  蕊兒一早做好了哄住楊幺兒、討好楊幺兒的打算,但無論她說什麼,人家都不接招,這便難了。


  蕊兒想了想,隻好道:“我從前見過楊家嬸娘的……”


  楊幺兒睫毛動了動,但還是沒說話。


  蕊兒又道:“我從岷澤縣走的時候,還見著你娘她站在李家附近的那座大牌坊底下,應當是在念你呢……你弟弟也交了束脩讀書去了……”


  蕊兒想說,我們都是一樣的。


  家裡窮苦,沒有半點法子,所以拿我們去換了錢,他們過上了好的生活,咱們一塊兒住在了這個地方。我們不如親近些,互幫互助?


  那話到了嗓子眼兒裡,蕊兒不敢說,她怕叫周圍的人聽見了,對她心生嘲諷。


  蕊兒咬了咬唇,便幹脆伸出手去,要拉楊幺兒。


  這時候卻聽見一道聲音響起:“都杵在這裡作什麼?怎麼好叫姑娘久站在這兒?不扶著進門坐下說話嗎?”


  這一串問話,將眾人都敲醒了過來。他們朝門邊看去,就見劉嬤嬤走進來,步履匆匆,像是有什麼急事。


  劉嬤嬤在楊幺兒跟前站定,抬手給楊幺兒理了理頭發,道:“姑娘可別站這兒發呆了,快快隨老奴走一趟,都等著呢……”


  誰等著?


  為什麼等她去?


  眾人腦中都冒出了這樣的疑惑。


  劉嬤嬤自然是不會同他們解釋的,隻是抓了楊幺兒的手腕,便帶著她往外走。楊幺兒似乎也不願意同蕊兒站在一處,便抬腳跟著走了。


  春紗等人都未來及跟上,便隻好瞧著劉嬤嬤將人帶走了。


  蕊兒立在那裡,周邊還擁著宮人呢,但她卻覺得自個兒孤零零得很,還羞恥得很……她都忍著從前的輕視、笑話,做好了打算,可誰曉得楊幺兒這麼快便走了,她別說將人哄住了,人家連和她說話都愛答不理的。


  這傻兒,怎麼這樣難哄!


  劉嬤嬤帶著楊幺兒一路匆匆,行到了一處陌生的地方。


  楊幺兒懵懂打量著四周,隨即便見劉嬤嬤跨進門去,朝裡頭的人微笑道:“姑娘來了。”


  那些個人擁上來,抓起楊幺兒的手腕,按住她的腰,摸著她的脖子……


  楊幺兒忙往後躲了躲。


  劉嬤嬤見狀,暗道自己糊塗,這些人定是將她嚇住了!


  劉嬤嬤忙道:“姑娘,這些乃是尚衣監和儀制清吏司的女官……她們是奉命來給姑娘量體裁衣,好做新衣裳的。”


  說罷,劉嬤嬤拍了拍自己的腦袋,道:“姑娘先量了尺寸,再隨老奴一起,去選些首飾。”


  楊幺兒愣愣地立在那裡。


  她僵硬地抬著手,仰著脖子,像是可憐的小樹苗,風一吹就得折了。


  劉嬤嬤看得哭笑不得,忙又道:“姑娘莫要緊張,待會兒老奴取些古物玩具來給姑娘玩。”


  楊幺兒卻張嘴道:“皇上?”


  劉嬤嬤更哭笑不得了,忙道:“皇上不是玩具……”


  楊幺兒歪了歪頭,似是精力被分散的緣故,她沒剛才那樣僵硬了。


  劉嬤嬤又無奈又覺得好笑。


  這楊姑娘也實在膽大,在她心底,怎能將皇上同玩具相提並論呢?

潛力新作

  • 美食博主來我家吃霸王餐

    美食博主來我家吃霸王餐

    "美食博主來我家拍吃播,不結賬就走人。 「我們 3 萬粉,請我們吃一頓怎麼了?」 他們不知道,我爸重病住院,急等救命錢。 我嚴詞拒絕:「小本生意概不赊賬,誰來了都得收。」 當晚,這個博主開直播說在我家面裡吃到了老鼠腿,點贊三十萬,罵評六七千。 有關機構迅速介入調查。 還沒等到結果出來,我爸就急火攻心撒手人寰。 為了解恨,我跟著他們吃遍 12 個省。 他們進每一家店,我就衝進去找老板:「有人帶著老鼠腿給大家加餐嘍——」"

    嫡女明柯傳

    嫡女明柯傳

    "段家勳爵門戶,偏二郎是個紈绔。 尚未娶妻卻有外室幼子,為此氣病段家老太太。"

    又是一年楊花落盡

    又是一年楊花落盡

    我給宋遠霖當了四年情人。 我死那天,他正和別人舉行婚禮。 「大喜的日子都不來,怎麼,不想看見我娶別人?」

    不知情分手

    不知情分手

    "和閨蜜弟弟偷偷談了半年戀愛。 我正忐下地想跟閨蜜坦白。 卻聽到她興奮地對我說:「我弟終於把他藏著的女朋友帶回家了!」「你快把你的小男友也叫過來湊熱鬧啊!」 我沉默良久,在閨蜜家門口,給她弟弟打了個電話。 小男友說在忙,讓我別打電話過來煩他。 直到我推門進去,笑著對他身邊嬌小的女生說:「弟妹好。」 他突然慌了神。"

  • 拯救黑化師尊

    拯救黑化師尊

    "我不懂為何表面清風霽月的師尊,背地裡卻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 直到我穿回千年前,師尊蜷縮在孩童大小的籠子裡。"

    被全家背刺後,我當上了女帝

    被全家背刺後,我當上了女帝

    "八歲那年,我被全家騙去敵國當人質。 「隻是去遊玩幾天,很快接你回家。」 可直到二十歲,我依然沒等到家人的身影。 後來,我用數百道鞭罰換回自由,卻發現宮裡多了個替身。 她搶走我的宮殿,霸佔我的親人,享受所有人的寵愛。"

    小棉襖斷親記

    小棉襖斷親記

    "我考上 211,我弟初中都沒畢業,我媽覺得男孩子的後勁兒都在後面。 工作後我月薪一萬八,我弟一千八,我媽覺得莫欺少年窮,我弟的後勁兒都在後面。"

    水中風月,鏡中棠

    水中風月,鏡中棠

    "男友帶我見家長,向我介紹他的雙胞胎哥哥。 他哥哥看我的眼神很奇怪,總是摻雜著某種克制隱忍。"

×
字號
A+A-
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