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尖兒是個明白人,索性直白起來:“老板,那我需要做什麼呢?”
“昨天在會展中心門口,我看你上了一輛黑色轎車。”中年人語氣溫和,“你和那位車主是……”
“您是說孟總吧。如果是因為這件事提拔我,我想還是算了吧。”
方尖兒解釋道:“我和孟總本來就沒關系,現在更沒有了。原本我是搭一個朋友的順水人情才認識的,現在嘛,我和那位朋友鬧掰了。”
她的話半真半假,目的就是讓老板放棄。
老板倒沒那麼勢利,搖搖頭:“小方,別想太多。下午好好考慮考慮,要去哪個崗位發展。”
無論去哪個部門,都和公司的項目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老板又給她續了一杯茶,在想那位助理傳達過來的話
——方小姐為人處世很有見解,將來大有前途。
無論如何,把人穩在公司是隻賺不虧的。
***
方尖兒升職的消息沒告訴央儀。
一是覺得她已經跟老板說清楚自己和孟總的關系了,沒必要跑閨蜜面前提她不想提的人。
二是在大廠很忌諱空降,她屁股都沒坐熱呢,哪天被人換走也未可知。
兩人插科打诨,平時隻聊些不著邊際的話題。
不過央儀最近很忙。
方尖兒問在忙什麼。
Advertisement
央儀通常是時隔大半天才回,兩個字:畫畫。
不怪她,第一次去福利院是因為出版公司策劃的活動,也是第一次知道杭城還有這樣的地方。
坐落在城郊一棟老舊的獨立院子裡。
院子裡的遊樂設施常年日曬雨淋,失了最初的色彩,那些住在福利院的孩子在義工的帶領下遠遠看著陌生的客人。他們怯生生的,有的索性躲在滑梯底下的夾角裡,探出小半個腦袋。大概是耳濡目染,知道在陌生人面前討巧賣乖,所以眼神雖怯,臉上多少還帶著點期待。
央儀來的時候自費買了好多毛絨娃娃,小汽車。
孩子們看她的眼神就更亮了。
出版公司策劃的活動很簡單,主要是拍照留存,其實沒什麼實質性內容。
不過小孩子們本來就膽小,讓他們熱情洋溢地參與進來反而顯得虛偽。等參觀完福利院,央儀去發她畫的那些繪本,他們才敢真正地靠近這個突然闖入的陌生人。
央儀是個很容易心軟的人。
尤其這是她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些小孩。
她坐下,給小朋友們畫漂亮的簡筆畫,做成貼紙,貼在他們圖案簡單的衣服上。
他們朝她露出笑。
可能是被這種笑容蠱惑,晚一點的時候院長問她可不可以幫福利院設計一點牆繪。她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於是接下來的每一天,她都會來福利院。
因為這裡的白牆太多,斑駁的,長滿霉菌和青苔的,裸露出磚石難以上繪的。
工人是她自己找的,老油漆工,一天三百。
這邊他抹完牆,晾幾天,那邊她就開始給牆繪打稿。
給小朋友看的牆繪不需要多復雜,顏色鮮豔就行。
央儀就當放松,畫多少是多少,有空的時候和小孩子一起玩一玩,或者留在福利院蹭頓飯,跟他們聊天。
不過拜託完她之後,院長就忙了起來。
好幾次央儀過來,都看到院長辦公室的百葉簾拉著,一天都不開一下。
義工說:“先前來了個榕城的慈善家,好像打算在這附近蓋一座新福利院。院長這兩天肯定都在忙著接待這位有錢的好心人。”
榕城兩字在央儀心裡掠過很輕的漣漪。
她將筆頭多餘的顏料撇去,又望了那扇始終緊閉的百葉窗一眼:“哦。”
“說不定這些牆繪就是畫給人家看的。”義工說,“你懂的嘛,面子工程,顯得有愛心,指不定就能激發人家更洶湧的善心。”
身上的橄欖色圍裙沾了顏料,她低頭,忽然驢頭不對馬嘴地問:“榕城人嗎?叫什麼名字?”
“那就不知道了,隻知道很有錢,有錢到連蓋房帶地皮,人家談的時候眉頭都沒皺一下。”
榕城的有錢人央儀見過大半。
在那些觥籌交錯的宴會上,確實有一些熱衷於慈善的。她努力回想,這才發覺自己對孟鶴鳴知之甚少,除了私底下那點事,她對他完全可以說是不了解。
這個時候再來判斷榕城來的慈善家會不會是他,更找不到依據可言了。
不過她更傾向於不是。
隻是有了這番談話後,她神經質地覺得總有道若有似無的視線落在她身上。
在這天畫完牆繪後,央儀照例去後院洗手池裡洗手。
這裡離院長辦公室隻有一牆之隔,百葉窗後黑黢黢的,看起來不像有人在。
可是沒人在的話為什麼要把窗簾拉得那麼嚴實呢?
她最初來的幾天,這裡的窗總是開得直直的。
因為潮湿,屋裡有股或輕或重的霉味。隻有打直了窗,讓過堂風流通起來,才能把那股糟糕的味道吹散一些。
洗好手,她從牆邊路過,徑直去敲了院長的門。
篤篤篤三聲。
不怎麼隔音的門板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央儀仔細辨認,隻聽出了一道。
片刻後,門打開。
憋悶在屋裡的霉味從敞開的門縫裡流竄出來,央儀打了個噴嚏,視線越過來人肩頭掃了一圈。
——還是那間簡陋的辦公室,茶幾,舊沙發,榆木桌,書架,一眼就能囊括所有。再沒有第二個人的痕跡。
她忽然覺得自己的行為有點傻。
在第二個噴嚏到來之前,院長好心地給她拿來紙,關心道:“是不是天天在外面吹風,感冒了?”
總不能說她的鼻子金貴,對這些味道很敏感。
央儀想起一個比她更金貴的人,那個人受不了任何一點讓人不適的氣味。因此他的衣物都燻上了淺淡的香,座駕精洗過會開直了車門通許久的風,原因隻是因為他不習慣精洗時沾上的那些人工香精。
還有,他不喜歡海風的腥味。
不喜歡這,不喜歡那的。
很養尊處優的一個人。
所以,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待得住這樣有糟糕味道的房間。央儀覺得自己一定是神經質了,榕城這兩個字憑什麼非得跟他劃上等號。
她揉揉鼻尖,繼而搖頭:“沒有,就是最近沒怎麼見著您,想問一聲。天氣這麼涼爽,您總關著窗。”
“年紀大了,稍微有點工作就頭疼腦熱。”院長回身,指指沙發上團作一團的毛巾毯,“生病了偷懶呢。”
“哦,這樣。”
心底的疑慮徹底打消。
她關心了幾句,又說:“院子裡的牆繪畫差不多了,要不要看看哪裡還要改的?”
院長語氣真誠:“你能幫忙我已經很感謝了,怎麼還好意思提這提那。”
她笑了笑:“聽說有人願意捐一座新的福利院。以後要是有幫忙的地方,也可以找我。”
“真的可以嗎?”
院長很是驚喜:“我們福利院一定是積大德了,接連碰到像你這麼善心的人。”
“我提供點免費勞動力,怎麼能和人家比呢。”
院長想起什麼似的:“那位好心的先生跟你說的話很像,他說‘我就出點錢,微薄之力,怎麼好跟那些義工比’。”
“他還會來嗎?”央儀問。
“你說那位先生?”院長想了想,“後天上午可能還會再來一趟。”
第三天上午,央儀推了其他事過來福利院。
她依舊坐在牆下那個位置,套一件橄欖色工裝圍裙,給前幾日的牆繪做修補。
這段時間,有幾個小孩跟她逐漸熟稔,在她畫畫的時候會跑過來看著。義工說不能打擾,他們就安安靜靜,拿一根樹杈,在旁邊的沙地上學她的樣子寫寫畫畫。
人天生對美好的事物有趨光性。
小孩子們更甚,喜歡好看的玩具,漂亮的人。尤其央儀性格也溫柔,說話不緊不慢,很符合他們對媽媽兩個字虛空的想象。
不能堂而皇之地叫媽媽,他們就叫她阿儀。
嫌阿姨這個稱呼太老,央儀告訴過他們她的名字,於是幾個小孩鬼頭鬼腦的,悄悄叫她阿儀,央儀的儀。
這樣護工聽到了,隻當是阿姨,不會說他們不禮貌。
跟她最熟的那個孩子在她坐下後不久便跑了過來,像往常那樣盤腿坐在沙地上,一邊仰頭看她畫畫,一邊說:“阿儀,院長辦公室的客人來了。”
央儀停下筆:“怎麼突然跑來跟我說這個。”
“我猜你想知道。”男孩說。
她抬起的手掌順勢託住腮,眼底的驚訝寫得明晰:“哇,怎麼猜到的?”
男孩露出高興的小表情:“你會往那邊看。我發現了。”
這次央儀由衷贊嘆:“好厲害。”
男孩問:“你是想見客人嗎?”
央儀在他面前顯得格外坦誠:“有點。”
“為什麼?”他問。
“嗯……大概是想看看有錢的好心人長什麼樣吧。”
這個回答天衣無縫,就像義工給他們放奧特曼的時候他們想知道奧特曼底下到底是什麼人一樣,男孩充分理解這份好奇心。
他拍拍胸脯:“這好辦。”
於是在自告奮勇去院長辦公室送茶水的時候,小男孩很湊巧地將茶水不小心潑到了那位尊貴先生的褲腿上。他很有分寸,隻潑了一丁點兒,不至於讓充滿善心的先生生氣,但也足夠讓他起身,拍一拍褲腿。
這個時候,他再真誠地勸說,拉著人家的手連拖帶拽往屋外最近的那個洗手池。
同在一個院落。
央儀隨著腳步聲,很清楚地看到了一截熨帖的西褲越過牆角,她下意識握緊畫筆。
風很輕地吹過,樹葉沙沙作響。
身形高大的男人被請到離她不到數米的洗水池邊。
他抬眼望過來。
昂貴的西服,沉靜的氣質。
臉卻是陌生的。
第60章 再見
出於禮貌, 那位男士與她搭了話。
他確實祖籍來自榕城,但並不是長居,因此在榕城的圈子裡央儀從未見過他。
她覺得自己有些過於疑神疑鬼了, 所以接下來的數天,即便院長辦公室仍舊拉著窗簾,仍舊能感受到來自不知哪兒的視線, 她隻當是自己的錯覺。
這天回到家, 門口多了雙意大利手工皮鞋。
來拜訪央宗揚的客人裡偶爾也有穿著考究的,央儀沒太在意。
直入客廳,用於隔斷的書櫃後傳來兩道低緩的談話聲, 其中一道音色偏冷, 語速卻勻緩。
隻是幾個字, 央儀便僵在原地。
視線被書櫃阻攔,但她不需要看, 就能想象到男人闲庭信步的樣子。他做什麼事都遊刃有餘, 更不用說隻是坐在那闲談。
聊經濟聊政治聊文學甚至是聊些不怎麼正式的東西, 他都信手拈來。一邊話題緊扣不放, 一邊又分寸感很強,不讓旁人聽出他的態度來,就那麼不鹹不淡地說兩句, 好似解悶。
當然,和央宗揚聊的時候, 央儀從他萬年不變的語氣裡聽出了幾分認真。
她站在原地沒動。
即便這樣,也沒能漸弱她的存在感。
聽到關門聲卻不見動靜,李茹從廚房繞出來, 手裡端著果盤:“怎麼光愣著?”
央儀攥了下手包肩帶:“我好像有東西忘車裡了。”
“你今天出門又沒開車。”李茹瞪她,“魂不守舍的, 幹嘛呢!快點過來幫忙,把果盤端過去。”
“我有事!”央儀急匆匆往門外走。
“有事也待會兒!”李茹差點拎她的小耳朵,快走幾步在她耳邊說,“鶴鳴來了,你沒聽出來?”
央儀抿抿唇:“沒。”
李茹沒好氣道:“現在知道了吧?人家那麼忙都有空來看你。你呢,往外瞎跑什麼!”
要說之前還猜過他們吵了架,這會見央宗揚回來時同孟家二小子在一起,李茹又把猜測打消了。
應該就是有些爭吵,但人家知道主動上門道歉。
臺階給這麼足,不給點面子也不行。
李茹低聲說:“收收脾氣啊。真要有什麼,等人走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