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認出了柳兒的字跡,垂首跪在地上很久都沒言語。
何保忠傳了太子爺的話:“李側福晉,太子爺發話了,您若聰明識時務,那柳兒一家便還有命活。否則,到了萬歲爺那兒,你們就一塊兒到閻羅殿去團聚吧。”
李氏在這時候,都沒放棄掙扎求生,不知過了多久,她終於把戰慄、恐懼與憤恨的情緒全都收拾幹淨,頗為冷靜地放下那疊供詞,跪倒在地:“求何總管給太子爺帶句話,妾自知罪孽深重,旁的都不求,隻求留下妾一條賤命,李家與赫舍裡氏有舊,妾的阿瑪和兩個兄弟都在軍中,太子爺盡可放心用著。”
這話,早已盤桓在李氏心中。
李側福晉與程婉蘊、唐格格不同,她沒有因大選完沒漏出太子妃人選的風聲而放松警惕。她的出身與眼界比她們倆好得多,而自小長在京城的她亦深諳世家聯姻的慣例。
太子今年已經十七歲了,底下幾個兄弟都定了福晉,萬歲爺不會讓太子再拖下去了,一是沒法和天下交代,二是下次大選要到康熙三十四年,那時候太子都二十歲了!
滿蒙八旗沒有,看來這太子妃要麼出自漢軍旗,萬歲爺心中屬意的人選還不夠大選的歲數,今年未在大選之列。
而遴選太子妃的傳言傳了那麼久,說什麼的都有,卻都沒見萬歲爺或太子爺對這事生氣,甚至任由這些謠言愈演愈烈。
李氏就確信了,萬歲爺定然要在今年定下太子爺的婚事,卻不知為何,讓人透出風聲卻遲遲沒公之於眾。
恐怕這位太子妃出身“非同一般”。
還有另一件事,也讓李氏對太子爺的身份有所猜測。
太子爺自打從木蘭圍場回來後,就一直放任五爺的劉格格、四爺的宋格格與程格格交好,別看太子爺一向溫和,但以往他可從不稀得這樣放下身段交好兄弟的。
李氏雖然留在宮裡,雖有了小阿哥,卻從未閉塞自己的耳目,所有的不同尋常與太子的轉變結合起來就很明了了。
——今年,太子爺必會被指婚,而且他肯定早就知道了萬歲爺對他婚事的安排!
李氏眼眸閃動著異樣的光彩,她甚至能明白,太子爺為何選在這時機收拾她。她之前的布置,太子爺恐怕沒起疑心,他一定是因為毓慶宮裡要進女主人了,提前要在後院裡安插人手,她那些事不過順藤摸瓜罷了……
李氏在這種後宅彎彎繞繞與勾心鬥角中有著出色的天賦。
Advertisement
她確信,太子妃出身不高,甚至低到讓太子爺感到不安的地步,所以他才會費心拉攏兩個弟弟,尤其是妻族強大的四阿哥。還要將毓慶宮全都握在手裡,不放心交給太子妃。
這又恰恰證明了一點:凌家走了,太子爺身邊沒有得用的人。
因此李氏身邊太監摔斷恥骨臥床時,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她不想死,哪怕苟延殘喘,她也必須要活下去,活著就還有翻身的希望,人死萬事成空,她還不甘心!她阿瑪是漢軍旗鑲黃旗都統、世襲雲騎尉,兩個哥哥也任參領,更重要的是,李家幾乎與赫舍裡氏的包衣無異,親近無比。
胤礽從何保忠那兒聽到李氏這句話後,也不由對她刮目相看。
李氏真是一個堅韌無比又聰明的人,可惜她這些優點卻不放在正道上,隻知道執著在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上。
可以說,李氏的猜想已經無比接近了胤礽的所思所想。
在做了第三回夢之後,胤礽就開始不動聲色地接近老四老五了,雖然李氏誤以為是他早已知曉太子妃身份的緣故,但可以說誤打誤撞的,她猜測他的目的與胤礽考慮的一致。
在知道自己會被廢黜之後,胤礽就開始想法子拉攏兄弟,以後好借助他們母家或妻族的勢力。五阿哥背後是宜妃,宜妃雖是包衣出身,他阿瑪三官保卻為工部侍郎兼鑲黃旗盛京佐領,掌盛京內務府關防印!康熙出巡盛京時,還特意去郭絡羅氏家駐跸。
更厲害的事,宜妃有九個兄弟,通通都有出息。有任鑲黃旗蒙古副都統的、有內務府司庫、內務府郎中等等。
宜妃本人也一向受皇阿瑪眷顧最深,膝下除了老五還有老九和六公主,她既不站老大那邊,平時對自己也不熱絡,郭絡羅氏全家都表現得是皇上的純臣,不結黨不站位,因此深得康熙信重。
由此可見,三官保是個聰明人,生兒子養兒子的功夫也不錯。和郭絡羅氏提前結個善緣,沒什麼不好。
老四就不用說了,佟佳氏、烏拉那拉氏,都是讓胤礽有點眼饞的助力。
而收拾凌家、清理毓慶宮,前一個是因夢警示不得不為,後一個卻是為了阿婉。若他大婚,他的耳目一定要能伸到後院裡,決不能放權讓太子妃為所欲為,至少在看清太子妃為人之前,他都不會這樣做。
李氏能想到這些,自然也能明白他讓何保忠傳的那句“識時務”的意思。
果然,她很快給了他答案。在家帶發修行,從此閉門不出,也算全了他的體面了。
既然如此,那供詞胤礽便讓何保忠重新改了一份,才遞到康熙跟前讓他知曉。
胤礽也去了乾清宮請罪,康熙卻認為他這樣做很好,沒有意氣用事,也知道顧念李家臉面,此舉更是提前將後院清理幹淨為大婚做準備的表現,便十分滿意地跟著賜下了佛像經書。
胤礽就是知道康熙是這個反應,才敢如此。很快,毓慶宮的李側福晉得了佛緣,願一生為皇家念經祈福的事成了宮裡新的談資。
不過這事兒沒能談上幾天,就被萬歲爺兩道指婚的旨意拉下了“紫禁城熱搜榜”。
第一道是三四五阿哥賜婚,一口氣選了三個嫡福晉,但這事兒宮裡早就知道了,所以大家也就略談談,沒什麼人關注,因為第二道旨意是冊立皇太子妃啊!
就好似頭頂上炸了雷,各宮在看清太子妃的名字、出身之後都驚呆了。
一片死寂。
就連天天盼著太子不好的胤褆和惠妃,聽完旨意,一個吃飯時噴了湯,一個被針扎了手,異口同聲道:“你再說一遍,那皇太子妃她出身哪個旗???”
第52章 反應
面對各宮不同程度的震驚詰問,傳旨太監頗有些不知所措,大多又高聲復述了一遍冊文:“(二十八日)丁巳。以冊立皇太子妃。遣官告祭天地、太廟。冊石氏(瓜爾佳氏)為皇太子胤礽嫡福晉……咨爾石氏乃正白旗漢軍都統、三等伯石文柄之女也。爾毓秀閨闱,稟德柔惠,孝順恭和,淑德昭著,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太子妃。爾益慎德儀,協隆化本,體樛木、螽斯之美,衍國家福慶之源。欽哉。”
惠妃這回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漢軍!
漢軍都統!
漢軍都統之女!
那一霎那,惠妃隻覺延禧宮外仿佛有成群喜鵲在枝頭啼鳴,檐下飛來燕子築巢,蝙蝠飛入庫房,納喇氏祖墳猶如煙火迸發般冒了青煙。
總之一概吉兆都降臨在她這邊了!
惠妃太過喜悅,起身時都有些暈眩了,伺候的宮女連忙上前扶住她,卻發覺惠妃娘娘臉上滾珠般落下淚來。
惠妃低頭拿帕子拭了拭眼角。
她的大阿哥……以後終於能出頭了!
作為庶長子,胤褆不爭不行,這天下哪有好下場的庶長子?且看當年的代善是何下場?代善當初還擁戴皇太極繼承汗位呢,結果呢?皇太極一登基便卸磨殺驢,網織其罪名,多次斥其越分妄行,輕視君上,貪財違法,虐待屬人。
代善聰明,看出了皇帝的心思,為保性命,他主動賦闲在家,可三個最有出息的兒子還是陸續戰死、病死,終皇太極一朝,他都因其為“大貝勒”比皇太極年長位尊而遭到壓抑,不問朝政。
惠妃知道胤褆沒法子走代善的路了,萬歲爺也不是皇太極,自打萬歲爺曾當眾贊譽胤褆為“大清巴圖魯”後,他們便沒法子回頭了。這個稱號,便是努爾哈赤稱贊代善的,意為鋼鐵般英雄的勇將,在此之前,僅為代善所獨有。